原標題:法屬新喀里多尼亞鬧獨立,馬克龍這句話敲打中國?
[文/觀察者網 劉程輝]當地時間12日,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舉行第三次公投,決定是否脫離法國獨立投票結果當天晚間出爐——獨立未獲通過。由于大多數支持獨立的原住民出于對法國不滿而抵制公投,這次投票結果與此前差距驚人,“獨立派”的票數還不到4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中國是該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。此前便有西方媒體及政客渲染稱,中國可能會從新喀里多尼亞獨立中獲益,提升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影響。甚至連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親自上陣對中國“含沙射影”。而本次公投結束后,有親法國的當地官員再度炒作稱,法國的存在將使該國免受“中國胃口”的影響。
一場“留法派”的獨角戲
據《紐約時報》13日報道,公投日一早,一些支持留在法國的選民陸續前往投票站,而那些設在支持獨立地區的投票站,幾乎沒有人使用。截至投票當天下午5點,這場公投的投票率從去年第二次公投時的79%驟降至42%。這直接導致了“留法派”的票數達到了96%,而此前兩次公投結果均接近“五五分”。
投票率如此之低,與支持獨立的原住民采取抵制措施有關。此前,受到新冠疫情影響,原住民卡納克人要求推遲公投時間,但遭到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無情拒絕。報道分析,考慮到明年4月舉行的總統大選,馬克龍似乎想借公投提升法國的國際形象,為謀求連任助力。
要求遭拒后,大部分支持獨立的卡納克人抵制了這場公投?!胺▏z毫不在意卡納克人的生死,”一名支持獨立的政黨領導人丹尼爾·果阿(Daniel Goa)表示,“盡管那些想獨立的人們沒有得到尊重,但非殖民化進程仍在向前推進?!?/p>
為了鎮壓公投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,法國出動了數千名安全部隊成員維持治安。去年獨立公投失敗后,一些卡納克青年曾放火燒毀了當地鎳礦設施并封鎖了主要道路。
雖然投票率還不到一半,這場公投儼然成了“反獨立”派的獨角戲,但馬克龍依然對結果頗為興奮。當公投結果傳回巴黎后,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贊揚道,“因為新喀里多尼亞選擇了留下,法國變得更加美麗了?!?/p>
“中國會借此提升南太影響力”
自然,馬克龍心情如此“美麗”背后,西方媒體指向了中國。
早在今年7月,馬克龍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演講中,曾試圖挑撥南太平洋地區和中國的關系。他聲稱,“小國和孤立的國家有禍了,那些受到霸權國家影響和攻擊的國家有禍了,那些霸權國家將從你們身上尋求漁業、技術和經濟資源?!薄都~約時報》則稱,盡管馬克龍沒有具體點名“霸權大國”,但其顯然指向了中國。
作為法國的海外屬地,新喀里多尼亞每年接受法國提供的15億美元資金,而剩余資金大部分來自于向中國出口鎳礦。中國也是該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?!赌先A早報》曾透露,2018年,新喀里多尼亞對華出口總額達到10.6億美元,超過對所有其他國家的出口總額。
除了馬克龍,新喀里多尼亞親法國的經濟、對外貿易和能源部長克里斯托弗·蓋吉斯(Christopher Gygès)也“松了口氣”?!胺▏拇嬖趯⒈Wo我們不受中國胃口的影響,避免他們控制這一地區?!?/p>
實際上在半個月前,西方就有人操心這場公投若通過,可能會提升中國在南太地區影響力。但對這種無聊的臆測,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30日記者會上直言,“那些人可能想多了。新喀里多尼亞獨立公投系法國內部事務,中方對此不作評論?!?/p>
“70年里,原住民數量減少了一半”
如此擔心屬地獨立從而倒向中國,法國的敏感也許正源于他們對當地人的所作所為。
19世紀中葉,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遭到法國殖民,作為法國的海外流放地。二戰后,該地區成為法國的海外屬地。然而,該地區卡納克原住民卻遭受著廣泛歧視,與歐洲定居者后裔產生了數十年沖突。1987年,當地人與法國憲兵與軍隊爆發流血沖突,共有19名原住民在那次事件中遭到法國屠殺。
尤其是當地鎳礦被發現后,法國政府從亞洲和太平洋其他地區引進了大量勞工掠奪財富,讓他們在礦場工作,嚴重擠壓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間。持續的沖突和外來疾病對卡納克人造成了致命的傷害,他們的人口在大約70年的時間里減少了一半。到了現在,原本是這片土地主人的卡納克人,反倒成了少數族裔。
與賺的盆滿缽滿的法國人相比,新喀里多尼亞的收入差距持續拉大??{克人占據了當地貧困、失業、入獄人數的絕大部分,失業率超過40%。法國人還試圖“閹割”原住民受教育的機會,導致卡納克人幾乎沒有人成為醫生、律師或是工程師。
為了壓制原住民的反抗,法國曾在1998年與該地區領導人簽署《努美阿協議》。根據這份協議,新喀里多尼亞將就其政治地位舉行最多三次全民公投。倘若多數選民選擇“獨立”,新喀里多尼亞將進入獨立過渡期;否則該地區仍將是法國海外領地。
在2018年舉行的首次全民公投中,有超過43%的選民支持獨立。投票贊成獨立的人絕大多數是卡納克人,而支持與法國繼續保持聯系的人則是歐洲血統或其他非土著群體。2020年舉行了第二次公投,贊成獨立的比例上升至47%。
支持獨立的人認為,獨立能夠使該地區獲得充分的主權,減少殖民化和不平等,并與其他太平洋國家建立更加廣泛的聯系。而在反對者看來,他們為自己與法國的聯系感到自豪,他們認為自己高水平的生活以及良好的公共服務,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國提供的資金補貼。
盡管三次獨立公投均未成功,但當地人的主權夢想并沒有終結。
“我們正走在解放的道路上,這才是最重要的?!眮碜栽∶裆鐓^的新喀里多尼亞總統路易斯·馬普(Louis Mapou)說。
微博熱議
|